不断变化的数字、态势严峻的新冠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。切断疫情病毒源头,人们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野生动物身上。
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,新型冠状病毒与2017年发现的一种蝙蝠上的病毒同源,并可能通过中间贮主传染给人。中间贮主还待寻找确定,但从目前看可能还是某类野生动物。
不管最后找到的野生动物是哪一个,错都不在野生动物本身,而在于吃它们的人。
图源:知乎(@汤圆儿)
那些餐桌上的“野味”,不管是野兔、刺猬、浣熊,还是野猪、穿山甲、果子狸、蝙蝠,都可能携带着致命病毒。
尽管如此,仍然存在一群人,对食用野生动物趋之若鹜,对吃“野味”带来的快感无法抵抗。
不得不承认,这些人的动机,首先离不开一个“炫”字。有钱的人要炫耀钱,有权的人要炫耀权,而那些没权没钱的人,也想要炫耀一下自己能够打破规则。
知乎一位网友(ID:老蛮腰)讲到他有一次上出租车想要扣上安全带,司机却告诉他没关系,不用扣。明明是为了安全,也是合法合规的事,为什么司机会这样说?“因为他想告诉你,他可以给你一项打破规则的特权”。
越是不被允许,同时也未必好吃的野生动物,越是有人偏偏要吃,“因为那代表了他们可以打破规则,表示他们拥有特权。”
一些人骨子里认同权力,尽管自己没有拥有真正的权力,但也想要通过在一些方面突破规则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。权力是最好的春药。
有人说这种炫耀就跟“故宫飙车”似的,这类人吃之前还一定要拍照发个朋友圈,显示出一种我能你不能的“骄傲”。
不吹不黑,要说是谁喜欢吃野生动物,中年男士是首选的“怀疑对象”。有人把这个群体定位得更加确切,即四十岁以上的男性是吃“野味”的主体人群。
这群人迷信食补,相信野生的更有营养,对“补肾壮阳”四个字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,认真地相信来上一道野生的刺猬、穿山甲或者蛇,彰显财力,可在招待重要人士时显得“很有面子”,也可以让自己“充满男子气概”。
其实野生动物所含的营养价值和家禽没有任何区别。就拿穿山甲来说,它的营养价值甚至还比不上人们的指甲。食用野生动物既不能延年益寿,也不能青春永驻,根本不能“治病”,还有可能“致病”。
不可否认,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里有文化和传统的成分在。过去的“中医传统”,也讲究用穿山甲片、熊胆、麝香、牛黄、犀牛角等入药,但这只适用在没有找到人工替代品之前,且不能针对濒危动物。现在不管是人工麝香、工程牛黄,还是人工熊胆粉,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,功效也跟野生的不相上下。
我们的饮食文化追溯到清朝,野味的食用风气也曾兴盛。至今流传的“水陆八珍”,就是在乾隆朝成型,其中不乏鹿筋、蛤士蟆、熊掌、鹿尾、象鼻。我们的祖先,也经历过必须要依靠打猎才能果腹的阶段。但现在已不是清朝,也不是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,可就是有人不好好享受人类文明的进化,非要退回野蛮,反其道而行之。
就现在网络舆情来看,那些食用野生动物的人早就是臭名昭著了,网友更是几乎从年前骂到了年后。
1月30日下午,#这两天我最想不通的事#成为微博热搜话题,话题内的热门微博中,网友吐槽爱吃“野味”的人。
坏就坏在一张嘴上
与野生动物畸形接触
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
希望这样的一群人
别再让大家都陪着他遭殃
针对野生动物消费、贸易,以及相关立法,你也可以发表意见和态度!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